新北百年庠序餘談-從共通性與獨特性談本書的編輯

新北百年庠序進行封面設計時,考慮多張不同照片,最後選擇了這張畢業照作為代表,這張照片是新莊國小前身,興直公學校第十屆的畢業紀念照,在新莊國小的教室前拍攝。

臺灣學術界在討論現代小學時,均以日治時期在台灣設立的公學校為起始,有其背景。當時台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從日本登台開始有系統性的快速發展,1944年的台灣,公學校(與小學校一同改名為國民學校)共有944間,臺籍公學校學生人數達87萬6000餘人(含女學童)。在日治之前,臺灣孩童教育主力機構主要透過書房,這是一種私人教育機構是民間私學,由士人在自宅設立,收受束脩,有富家或鄉人集資延師授課。依照當時調查,平均每一位學生約需負擔3〜4圓的學費,當時物價米一升為8分。

日本登台初期為求統治之實際需求,需要翻譯人才,因此在臺灣各地設立國語傳習所,招收學員,培養譯員。這個機構沒多久成為公學校的前身,日本將各地的國語傳習所改制為公學校,成為台灣現代小學的濫觴。

我們所說的近代學校包含統一的學制、課程內容、集體教學、國家權力的介入以及統一而一致的教學建築,這樣的學校體制是來自19世紀西方的產物,透過日本傳到臺灣,這也是我們目前所熟悉的小學的初始樣貌。因此談及臺灣小學的發展歷史,無法避開日治時期奠定的各種基礎,這些基礎到現在仍然沿用,例如學期制、寒暑假、清晨打掃、朝會、教室黑板、窗戶配置、畢業旅行、學藝會等等。

我們在編撰新北百年庠序一書的過程當中,透過三十餘所學校的資料彙整,大約可以歸納出日治時期的小學概況。這些小學的成立、發展主要受到國家機器下政治法令的制約,而有統一而共通的樣貌,包括學制、建築、授課內容等,在觀察過程中,這些共同的樣貌可以對當時社會、政治與經濟氛圍作整體性的了解。

我們舉校舍的例子來說明共通性與獨特性。

小學歷史的共通性與獨特性

1898年臺灣公學校令公布,廢止原有的幾所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新莊國小前身因為學區屬臺北廳興直堡,用堡名為校名,命名為「興直公學校」,由原分教場主任戶倉廣雅為首任校長,黃慶霖為雇員,教授漢文。

新莊國小創校後十二年間,學生均寄居於文昌祠、武聖廟授課,直到1909年9月,在現在的校址興建完成煉瓦教室三間及宿舍等附屬工程,第二批煉瓦教室四間也在1912年興建完成,部份學生才遷回本校。煉瓦教室一直保存至今,堪稱是留存至今最久的國小教室。文章一開始的照片就是畢業生在正式校舍前拍攝的照片。從照片可看出畢業生中有三名女生,其餘全為男生。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大部分的學生仍有前往漢學私塾就學的風氣,少數家中富有的學生,才有機會前往公學校就讀,並且完成學業。我們將時間往前拉,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圖:興直公學校畢業生於文昌祠合影,這是第五回畢業生,當時校舍仍未完工

畢業生在文昌祠前合影,在當時能夠找到有空置的公共空間,且位置適當,就是廟宇。因此在學校萌芽一段很長的時間,都借用廟宇的廂房作為校舍,若找不到廟宇,則可能借用或租用民居。我們再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圖:興直公學校師生與祠執事於祭典時合影

師生與文昌祠的和尚在廟宇祭典時和影。這種情形發生在台灣各地,新北市地區有泰山國小(新庄山腳分教場)設置在泰山的下泰山巖、蘆洲國小(和尚洲分教場)設置在湧蓮寺、金山國小(金包里分教場)設在慈護宮等例。有些學校甚至立校十餘年才完成學校專用校舍興建的歷史任務。

這段歷史背景幾乎是目前立校超過80年,歷經日治初期的小學共通的記憶,這與當時的統治當局在財政上捉襟見肘,必須仰賴地方人士籌措經費有一定關係。這種共通的歷史,還可從學校經費籌措、學校校舍的興建、學制、課本等角度觀察。其中特別的是學校的建築很早就開始有統一的規定,而且嚴格執行,從這個小細節也可以窺見日本人的嚴謹性。有一段時期,當時的統治當局,台灣總督府還規定興建校舍必須有總督府的同意,在歷史文獻上可以找到很多當時後繪製的興建規劃圖紙,這些規定多是沿自日本本土的規定。從圖紙對照當時的規定,不難了解對於校舍的管理背後考慮的科學因素,從防蟻、採光、空間、門窗尺寸等都有相關規範。

日治結束後,臺灣小學發展的共通性也同樣延續,國家機器的介入學校教育的鑿痕清晰可見。伴隨臺灣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義務教育的通過,臺灣小學在短時間需要容納爆發性成長的學生,因此這時期最普遍的記憶之一是校舍的興建。從日治時期留下的校舍往上增建為二樓,或由兩側延長都是當時的作法。二樓興建完,不夠再往上興建三樓,這種作法多以磚造或加強磚造方式興建。班級人數也從一班20餘人增加到50餘人,甚至超過60人,每當朝會,操場可能還無法容納所有學生。

下圖是汐止國小的操場一景。這張照片剛好可以從建築物窺見當時教室興建的概況。左方的二樓高教室很明顯是早期以斜屋頂方式建造;右側三層樓高的教室則是新的鋼筋水泥造教室。兩棟教室正好說明了學生遽增的壓力下,校舍也不斷興建。每年學區的學生可以從戶口資料預見,當局規畫時必須考慮到是以新學校來吸納新學生或是在原有學校增加班級數來因應。這段歷史記憶同樣是台灣每所小學的共同記憶。

圖:汐止國小民國六十年代朝會

共通性所塑造的歷史,正好是歷史從時間剖面下看到的學校發展軌跡,同時反映當時的政治、社會、經濟等發展。有共通性,當然也有獨特性。學校的獨特性發展彰顯每所學校所在的局部地區社會背景與條件,也活潑了每所學校的發展色彩。

有了共通性,當然也有獨特性。個別學校發展的差異,主要是受到當地發展的經濟、社會需求,以及地理人文的影響。我們可以藉由幾個方面簡單了解共通與獨特性

當我們用共通性的觀察去衡量每所學校時,正能找出學校不同於共通性的獨特性,這些獨特性多半可以在因應當地地形地貌調整的建築物風貌、社會經濟環境以及學校人事的影響。

舉例來說,校舍的興建在一開始以衛生、經濟建材為主,結構與設備可因地調整。只要符合樸實、堅固、實用宗旨,因應土地、風俗民情為「指導原則」。規定中要求採光(初時仍未通電,因此需要保持室內的自然採光)以及興建廁所,這在當時都是僅見的公共建築措施。

校舍的建材初期以臺灣常見土埆、檳榔樹或竹子為建材,但在暴風侵襲時,容易崩塌,這在台灣經常發生的颱風、地震威脅下,也曾發生過事故。後來以紅磚作為壁面,以木頭做為屋樑、廊柱,以青瓦覆頂的磚木混合建築樣式,在取材上較符合普遍的經濟性與安全性,成為長期成為校園裡的主角。木造校舍則是因台灣三大林場陸續開採,木材成為成本低、建造快速的建材,因此在某個時期也常出現。磚造價格高,通常見於都會區、經濟發展好的區域,新莊國小就是一例。

現在新莊國小還保留有早期興建的校舍,由於在後來的增建過程中,用水泥將原有的樣貌覆蓋,而一直被隱藏。直到校舍整修,敲掉表面的水泥才露出當年的磚造痕跡。

圖:新莊國小留有早年的校舍

以木材、磚造是當時最常見的教室建材,混凝土在當時是昂貴的建材,並未普遍,但卻在九份國小發現。九分公學校(九份國小)採用混凝土建築的二層校舍,在當時相當少見,這也顯示九份礦區學校的土地空間緊張,在經費充足下只好往上發展。

圖:九份國小以混凝土興建的二樓教室

共通性與獨特性是編輯本書的主旋律

新北百年庠序選擇描述這些百年小學的共通性與獨特性作為編輯的主旋律。

三十一所小學座落在新北市最早發展的市鎮,這些地區的市鎮也凸顯了局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我們可以說,淡水「河」孕育土地資源,提供便利交通,吸引開墾居民,居民沿著海岸、河、圳形成聚落,聚落「街」道相連,「庄」園錯落;生活有了文明,文明需要傳承,於是設「校」。大臺北已屆百齡的小學靜靜座落在沿著廣義淡水河流域概念下的臺北地區,這不是偶然,而是自然與人文的交匯。沿著淡水河流域,臺北聚集部落開墾,形成城鎮聚落,乃至設立學校,歷經百年傳承,新北市三十三所百齡小學的歷史記憶,是自然影響人文,人文改變自然的過程。

本書將這三十一所學校的共通性,依照蒐集的素材與資料,集結為上篇,取名青青子衿;三十一所學校個別的獨特性,則作為下篇,取名為在蔚藍色旁。

共通性從地理、校名、時代背景、經費、學制等內容勾勒百年小學發展的完整過程,並將日治時期與光復後兩相對照,找出共通性,凸顯獨特性。

新北百年庠序一書在編輯過程中,蒐集了31所當時已有百年歷史的學校資料,每所學校能夠提供的史料豐富度差易頗大,有些學校仍保有完整的日治時期相關文獻,這些文獻是當時的第一手資料,相當珍貴。但有些學校則因各種原因,史料相當簡略,估且不論背後因素,時間越久,歷史的模糊度越大,也越難找到日治時期就讀的校友進行採訪,殊為可惜。我們建議透過學校發展的共通性,能夠深入去發掘每個學校在當時成立的背景因素、人事關係、社會發展與經濟,這些都是學校在編輯校史與紀念刊物時最為精彩的一環,受限於篇幅,每所學校的主角:校長、老師、校友、學生等,並未能在書中有更多的描寫與呈現,是本書在編輯過程中,疏為可惜之事。